飢餓遊戲:自由幻夢下,不選小索爾你開玩笑喔?
我寧可看芬尼克比德蓋爾三個搞BL,也不要看到凱妮絲最後選比德啊啊啊啊~~~電影選角這麼完美還選比德眼睛瞎了喔~~~OK,接下來會有很多個人的偏見,會有髒話還有大量暴雷以及用外表評斷一個人=_=小說黨、原作黨、分析黨慎入。雖然本片的戰爭承襲上一集,都在用嘴打,還有拍MV,說戰爭好像有戰爭,可是又好像不是戰...
我寧可看芬尼克比德蓋爾三個搞BL,也不要看到凱妮絲最後選比德啊啊啊啊~~~電影選角這麼完美還選比德眼睛瞎了喔~~~OK,接下來會有很多個人的偏見,會有髒話還有大量暴雷以及用外表評斷一個人=_=小說黨、原作黨、分析黨慎入。雖然本片的戰爭承襲上一集,都在用嘴打,還有拍MV,說戰爭好像有戰爭,可是又好像不是戰...
「我要求你不准看我的病歷,為何你就不能理解當下的我?不被世人評價以及我的過去影響,就用你的眼睛看著現在的我」說出這句話的麥可,真的好寂寞、好寂寞。 此片讓我注意到的是,主要的場景不多,幾乎都是在醫院。在勞倫斯的辦公室中,詭計多端的麥可跟葛林醫師,兩個角色之間的心理戰,以及演技的爆發跟情緒的宣洩,...
單論視覺影像,《敦克爾克大行動》無疑是一部美麗的電影,不論是藍寶石一般的多佛海峽、蔥翠的加萊海岸,還是那燦金夕色在民船舷側的晃漾紛呈,都美得令人不捨忘卻,但就個人而言,在回憶時第一個進入腦海中,是席尼墨菲孤坐在汪洋中漂流的船殼上,彷彿為世所遺棄,那充滿詩意、且近乎超現實的一幕。這景象像是反映著整部電影的...
1.岩井俊二《情書》在我的世代好像是每個文青都看過的電影。前陣子看完《花與愛麗絲》,在臉書上波了個分享文,引來好些岩井迷,齊心推薦《情書》,說是導演最佳作品。但每位朋友的感受卻各有不同:有人稱它為經典,有人說心情不好就拿出來看,有人說非常感動,有人說是童年的回憶,有人說是淡淡的哀傷,有人說...這是網路...
利用寫作的業餘時間培養新興導演人才的資深影評人Chris O'Falt認為好萊塢的動作片每況日下,回應導演布萊特雷納(Brett Ratner)對於爛番茄網站(Rotten Tomato)的批評,他也有話要說,以下編譯自他在IndieWire上的專欄文章:是什麼讓好萊塢大片的動作場景變得如此無趣...
1.跟姐姐一同看是枝裕的電影,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我買了《橫山家之味》的DVD,推薦給姐姐,第二次是去年的《海街日記》。在《海街日記》之後,姐姐似乎也成了粉絲。這次的《比海還深》,我們都很喜歡,沒有討論什麼,只是說好以後可以一起看他的電影。2.雖然阿部寬,樹木希林,真木陽子,池松壯亮,小林聰美都很棒,但...
每個女生周遭總是會有一兩個特別要好、交心的閨蜜,無話不談,什麼事都能分享,聊夢想、談未來、講講自己喜歡的男生,「最要好的朋友。」這句話情比金堅,卻又脆弱不堪,一旦翻臉,得到的反撲與憎恨、憤怒,以及最後的那股無助、遺憾之大。鄭紹瑮與徐妍熙,一個是遺傳同為歌妓的母親好歌喉的女孩,一個是被人力車父親賣掉抵債的...
<迷失三角洲>、<恐怖遊輪>、<汪洋血迷宮>,中文片名大概這三款,跟一般翻譯的特色相同,不管如何,原文切切要知道「可能」是什麼意思,否則商業性的命名會讓人錯失富有深度的傑作。本片即是如此。這是幾年前的片子了,很碰巧的,女友開了一個檔案,列出一些「人物」的行為,還問我是不是很懷念?我一頭霧水,才知道是許久...
短短一個月內竟然在電影院看了兩部韓國電影,倒也是難得的經驗。不像《屍速列車》那種雖然想挑戰好萊塢工業但是有更多屬於亞洲文化情感的表達,《代號:鐵鉻行動》其實又更貼近好萊塢得多,從預告片的剪輯方式、片頭刻意只使用英文字卡來交代史實、請來「地表最強老爸」Liam Neeson來飾演其實真的還蠻像的Dougl...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每個台灣人看完之後,都會忍不住想說些什麼的電影,它如此精準地呈現了台灣人共感的社會狀態,以至於當外國影評讚嘆黃導電影語言之精準的時候,台灣的觀眾卻更可能在影片末了跟著菜脯在傾圯歪斜的工廠裡,靜默地撿拾散落的情緒;抑或在回家失眠的晚上,猛然憶起那些我們一直沒能想起來的人與事。電影裡憨厚...
《夢遊亞馬遜》Embrace of the Serpent★★★★★----------------------------------------------------Director: Ciro GuerraWriters: Ciro Guerra, Theodor Koch-GrunbergSt...
在清明節和兒童節的連續假期裡,若是別無安排,又不想出門去觀光勝地人擠人的話,最理想的備案自然是安適的待在家中,舒舒服服的休息幾日,以下提供這份微冷門的獵奇動畫片單,絕對能為大小朋友們帶來精彩有趣的新話題,讓大朋友省下時間輕鬆挑片,小朋友也能在家開心享受歡聚時光,至於是什麼樣的獵奇怎麼樣的冷門?只有看下去...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別忘了,深淵也在凝視你。」尼采這句話被引用到爛,但我還是想引用它,因為這句話挺適合當作切入這部片的楔子。這部片的主軸,正正在於名為恐懼的深淵,或者再更精確一點講,這部片一直扣合著恐懼的樣貌、恐懼的本質,以及凝視恐懼之後會發生的事。社會心理學家將人類對行為的歸因概括性地分做兩種,外在...
1.去年金馬最佳紀錄片。不能說期待已久,但當時覺得上院線就要支持。等了半年真的上映之時,恰巧有朋友多買了張票,叫我趁著這週、趕緊去看。2.題材選得極好,可以映射出中國黨政體制,文化/經濟發展的問題,以及老百姓的面目。無怪乎,許多外國媒體支持贊助此拍片拍攝。3.導演周浩對我來說是頗為陌生的,可有在關注紀錄...
先講重點,這集的功夫熊貓在畫面上非常炫麗,色彩的運用以及「氣」的武打場面極為流暢,看了讓人心曠神怡。然而劇本卻頗為蒼白,除了阿波跟與他養父以外角色並沒有太多進展。情節設計符合好萊塢的劇本公式,也許正因為如此,整部電影像是不斷從這個點趕到下一個點再趕到下一個點,令人疲勞,有點像午餐吃了十盤覺得好...
《黑暗中的音樂》(Music In Darkness)與《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 /2018金馬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柏格曼的《黑暗中的音樂》(1948):一位士兵班特(Bengt),在機槍鏢靶射擊時,為了救一隻小狗意外中槍,導致終身失明;他從彈鋼琴找回生命,也跟農家少女英格...
看完《再見瓦城》心裡就是有個聲音:「吳可熙金馬封后有望」。她在本片的表現相當精采,將一個不惜從緬甸偷渡至泰國,就為了賺錢寄回家,同時也替自己「重生」的夢想努力的偷渡者演繹得淋漓盡致,難得的是不管是在較易詮釋的外在肢體演技,或者是較難呈現的內心戲碼,吳可熙都能準確拿捏力度,讓觀眾能清楚感受到她、感受到「王...
選擇情人節當天讓《BPM》上映,簡直就是發行商傳影互動有意識的社會行動,就像是呼應《BPM》電影中,環繞著法國Act up聯盟(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發生的種種事件一樣,具有強烈的挑釁意味,但我非常喜歡這種挑釁。苦物、辣物才能讓這世界的本質具有更鮮明的層次,不是...
《Carol》改編自擅長於犯罪小說的作家 Patricia Highsmith 作品《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描寫處於離婚糾紛的貴婦 Carol,與年輕少女 Therese 的相識相戀故事。此電影拍攝之難,一在於時空背景係發生於石牆事件發生前,美國同志運動尚未風起雲湧的 50...
隨著第五十四屆金馬獎揭曉,入圍七項的《血觀音》最終斬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以及最大獎的最佳劇情片。得獎效應顯然為其票房推波助瀾,頒獎典禮隔天週日午後,影城可見人龍魚貫而入,顯然是為了金馬奪魁的傑作風采而來。隨著隊伍緩慢前進,我一方面為得獎電影順勢名利雙收感到高興,一方面也擔心:通常以藝術表現為評價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