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烊時刻》颱風、宵夜、選物販賣機、海波浪
《打烊時刻》(Closing Time, 2018)/ 導演:Nicole VÖGELE筆者一向喜歡臺語老歌,從小聽到大,父母輩、祖父母平時的語言都是閩語,可惜的是他們認為我們不會講臺語。現在搬到了新莊,周圍的人操著流利的臺語,買個鹹酥雞、陽春麵、便當,都用臺語,即便非常不流轉。高中歷史選擇題...
《打烊時刻》(Closing Time, 2018)/ 導演:Nicole VÖGELE筆者一向喜歡臺語老歌,從小聽到大,父母輩、祖父母平時的語言都是閩語,可惜的是他們認為我們不會講臺語。現在搬到了新莊,周圍的人操著流利的臺語,買個鹹酥雞、陽春麵、便當,都用臺語,即便非常不流轉。高中歷史選擇題...
《愛爾蘭人》(The Irishman, 2019)/ 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距離《愛爾蘭人》上映(上線)也一段時間了,到朋友家看見他們訂閱Netflix,便趕緊利用機會一窺《愛爾蘭人》究竟,原本打算看約一小時就準備離開,小嚐一下不想打擾人家太久。沒想到,自己也順便在他們家...
《真實遊戲》(Based on a True Story, 2017) / 導演:Roman Polanski本片改編自法國作家岱芬德薇岡(Delphine de Vigan)的小說,由法國名導演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撰寫劇本,導演則是波蘭大師羅蘭波蘭斯基。最早看這部片的時候其實是作...
筆者一直欣賞拉斯馮提爾的作品以及他語驚不休的自命不凡,至少他的電影誠實地表現他的想像,即便是醜陋、直接、猥褻、多嘴、惡毒等等諸多帶有貶意負面的形容詞,正也所以,我們很樂意去電影院一窺究竟。上部片《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ke Built, 2018)雷聲大雨點小,看似近幾年載浮...
坎城影展最佳劇本日本著名的電影學者佐藤忠男在其大作《電影的奧秘》(廖祥雄翻譯,再版,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中,先以人的表情作為該書的引導,由人豐富多變的表情開展佐藤氏的映像學,其中寫到一個迷人又尋味的觀點:表情傳情。各種事物皆有他的表情,動物的、非生命的,但唯有一件事大大凸顯出表情在「人」的身上...
《綠光》(Le rayon vert 1986)是我的第一部侯麥(Éric Rohmer)電影,看過之後,便忘不了這位法國新浪潮導演。幾年前,網路上買來了二手DVD,在家裡用四十吋電視看,帶著崇拜的心理,恭恭敬敬地坐在螢幕前看,可巧,那是個不怎麼樣的觀影經驗。因為電影中滔滔不絕的對白加上法...
整部片以The Weinstein Co.(溫斯坦影業)的商標開頭,說來諷刺,這間知名的電影公司出了一個#Me Too運動全面撻伐的Harvey Weinstein,其為惡名昭彰的前執行長,常透過權力換取女性自主,女明星、工作人員及媒體等陸續公開其荒唐惡行,肯定是罄竹難書、遺臭萬年,雖已接受制裁、治療,...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導演:Quentin Tarantino /2019年坎城正式競賽一群朋友相約晚飯,坐在同一桌,點了餐,聊了一下,便開始各自拿起手機逃避隨行沉默的不仁之友──尷尬。悠閒當下,朋友或看臉書,或看推特,或看IG,或看Lin...
一名亮麗的陌生女子向穿著保全制服的寇斯特走來,呆滯的寇斯特突然警醒,好似身體中的警鈴大響般,使寇斯特的藍色雙眼澄澈透人。陌生女子在寇斯特對面坐了下來,顯露她對寇斯特的好感,兩人開始交談,打算了解彼此,並相約明天去電影院。看過電影的觀眾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局(請見上篇拙作──〈《薄暮之光》:阿基郭利斯馬基的主...
《索菲亞的夏天》Too Late to Die Young 2018 / 導演:Dominga Sotomayor Castillo / 2018年盧卡諾影展最佳導演前進跟停留之間,假如有選擇的機會,該如何做?《索菲亞的夏天》聚焦在一個森林裡的居民社群,其中有位短髮、纖細、出眾的女孩索菲亞,她雖生活在在...
導演:Phuttiphong Aroonpheng / 2018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 / 第21屆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這部電影很奇怪,它讓筆者聯想到Guillermo del Toro的金獅獎作品《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2017),以及泰國導演阿比查邦(Apic...
2019年日舞影展紀錄片大獎 / 導演:Tamara Kotevska、Ljubomir Stefanov老實說,一部紀錄片難得能夠完全屏除「旁白」,此指的「旁白」是廣義的,也就是「畫外音」,不管是真的有旁白介紹說書,或是導演無形有形的參與,或是主角的演繹。本片卻以客觀、寫實、自然的鏡頭記錄了養蜂人哈緹...
《江邊旅館》Hotel by the River 2018 / 導演:洪常秀一位老作家借住江邊的一座大旅館養身兼創作,一覺醒來,看著窗外的一片白雪,一位黑衣女子(金珉禧飾演)站在那,優雅孤潔的身影深深吸引了老作家的凝視。作家的兩位兒子遠道而來,與父親相見於旅館的咖啡店,兄弟倆先是互相鬥嘴,卻遲遲不見父親...
前幾年臺灣上映的《鴿子在樹枝上沉思》(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 2014)、《二樓傳來的歌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2000)及《啊!人生》(You, the Living, 2007)為人所...
2016年七月,伊朗導演阿巴斯逝世,年底的金馬影展舉辦阿巴斯的回顧展以紀念之。當時除了《闖渡客》(The Traveler, 1974)因拷貝調度而改映《十段生命的律動》(Ten, 2002),筆者有幸觀賞了所有阿巴斯的片子,以及近十年分別在日本及義大利製作的《像戀人一樣》(Like Someone i...
話說國中會考的作文題目是「青銀共居」,如果以筆者國中時的生活來看,看到這個題目,大概只有乾瞪眼的份。當時鄉下學校備戰基測的方法,就是每周七天在學校讀書,一到六,早七到晚九,除了晚飯時間回家吃飯,再來就是晚自習結束,但老人家睡覺時間甚早,我們年輕人哪來時間跟老年人交流?只剩下週日下午晚上,但這仍是被要求讀...
《薄暮之光》Lights in the Dusk / 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 Aki Kaurismki / 第59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當初,筆者並沒有特別喜歡《薄暮之光》,便擱置DVD在房間角落,久久沒去動它,還打著算盤賣給二手影碟店,但因為喜歡阿基的作品,到了最後一刻,乾脆再看一次,本片長74分鐘,給...
本片三段情節分別以1999年、2014年、2025年敘事過去、當下、未來。第一段講沈濤、張晉生、梁建軍的三角愛情故事,沈張結婚、梁建軍離開;第二段講梁建軍生病回鄉,請求離婚的沈濤協助;沈父突然去世,判給張晉生的小兒子回鄉辦喪;第三段講移民到國外的兒子,遇見同是華人的師長(張艾嘉飾演),希望解決自己的徬徨...
這幾天回家發現MOD上有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加上先前觀看《江湖兒女》的餘溫,便毫不猶豫點選回味。幾年前,《山河故人》在臺北上映,在電影院裡看了,三段式的敘事,第一段感到詫異,第二段感到動人,第三段感到憤怒,宛如在洗三溫暖,因此當時的我瞬間把本片標上「拒絕往來戶」的標籤。過了幾年,又看了幾部賈樟柯早期的...
《幸福的拉札洛》(Lazzaro felice, 2018)獲得去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真是一部令人感動與充滿反思力量的電影。一個偏鄉農村,出產菸草,拉札洛(Lazzaro)是裡頭的一名青年,長相古意、可愛、天然呆、純真、善良,不太喜色於形,對待任何人都是微笑的一號表情。他有時會發呆,站的挺直,看著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