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接受,同理,我們一起走 劇透
所有的事情與狀況,沒關係,有我陪著妳。
我們,一起走。
很開心又看到鍾孟宏導演繼《陽光普照》後的新作,撇除掉入圍金馬、奧斯卡之外,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自帶溫度、讓你可以很清楚感覺從冷至暖的變化,在講述愛、親情、陪伴、同理、放下與釋懷的一部好作品,電影的步調偏慢,卻不會讓人感到不耐煩,反而遵循著電影的步調,觀影人的情緒一點一點地堆疊上去,與角色一起發現狀況、一起陪伴,進而到電影的最後,你會打從心底希望那道曙光的出現。電影散場後的隔天晚上,當我點開電影主題曲,想起內容,才發現眼淚早已落下,深受感動。由衷地感謝鍾導拍出身邊朋友的故事,也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到身心疾病的重要性與過程當中的煎熬和辛苦。
【角色】
先來說說角色與彼此之間互動的轉變。
媽媽-品文(賈靜雯 飾)
從電影一開頭媽媽催促著女兒上學、整理東西的碎念、到公司收到mail的反應,都能很快感受到品文這個角色給身邊人的壓力與壓迫感,整個人的步調是很快的、焦慮的、追求完美的,於是乎女兒的反應也是冷淡的、不悅的、想逃避跟媽媽上學前的對話,同事會適時提醒品文放輕鬆一點、冷靜一點,反應不要那麼大......。而從這些話語和行為可以知道品文長期處在一個高壓又緊張的狀態裡,自己卻不自知,就像橡皮筋繃緊到了最極限一樣,直到女兒學校傳出有人確診,女兒和自己必須被隔離時,這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品文生病了卻不自知。
我非常非常佩服賈靜雯,她將品文從一個實事求是的女強人、不容被質疑的媽媽,慢慢在過程中演出了生病時的慌張失措、甚至是恍惚、因為吃了藥而讓整個人變得遲鈍和無神的狀態(被強制住院時),再到後來可以出院,逐漸康復卻還有著害怕與懷疑的眼神及肢體語言,真的表達的太傳神和真實了,這狀態的轉換是帶著觀眾情緒進入劇情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女兒-小靜(王淨 飾)
一開始的劇情,小靜就是個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正常會有的不耐煩、不聽勸、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懶得跟大人多說,中間最關鍵的一場戲是吃完晚餐盤子上的咖哩,初看到時真的會覺得這個孩子也太.....讓人想開罵了!但劇情的轉折讓我們明白那並不是小靜所為,甚至根本不知情,從爸爸的問話中才得知小靜真實生活的樣貌是什麼。看見媽媽的行為漸漸失控後,想去探望媽媽卻因為還在隔離根本連門都踏不進去,女兒的焦慮與擔心全寫在臉上。在跟精神科醫師對話完後,隔著玻璃探望媽媽的眼神盡是不捨,小靜滿滿心疼媽媽、觀眾也能強烈感受到那心疼的情緒繞在心上,再多看一眼都是不捨。
小靜是個體貼的孩子,從試圖去了解家裡財務狀況,一個人到銀行找專員、去公司拿遣散費並要求現金以支付家中幫傭的薪水、她開始讓自己真正像個大人一樣的想要了解家裡的運作和維繫好這個家,這個她與媽媽的家。我特別喜歡與印象深刻的是兩個人在公園裡散步的那場戲,小靜要求媽媽要去散步並跟著走在旁邊,很平常的日常,卻是充滿愛的表現與行為,那是她愛媽媽的一種表現與實踐。這次賈靜雯與王淨雙雙入圍金馬影后,真心希望他們能一起得獎,因為如同電影《七月與安生》一樣,沒有了另一個,就成就不出這一個;媽媽品文與女兒小靜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了這一個,都成就不出另一個,如同他們的母女關係一樣,緊緊綁在一起。
【燈光與美術】
看過《陽光普照》的觀眾應該印象不陌生,畫面有些美到讓你無法忘記,而《瀑布》這部電影也不得不大大稱讚燈光與美術,從一開始要上學時窗外是藍光,好像就已經在述說著這「不尋常」的狀態,明明應該是陽光灑落的清晨,卻全是抑鬱的藍光,讓人感到不舒服和透不過氣,也如同媽媽品文自己本身的狀態,還有緊張的親子間關係,到了後來決定把房子賣掉後再度回到屋內,窗外的拆除工程也結束了,那道陽光讓人格外感到舒服與溫暖。美術組在整個家的塑造上、大雨吹進窗內的畫面、家中飾品的陳設、家裡的華麗與屋外的修繕對比,都讓人可以感受到媽媽品文如同房子一樣,極力在維繫一個虛有其表的狀態,但其實內心卻是坑坑疤疤滿是傷痕,需要被療癒與修復。
【印象深刻的畫面&劇情】
精神科醫師的叮嚀,小靜是牢牢記在心裡,並且努力地去實現它,這是我覺得對觀眾來說看到最有愛、有溫度的部分,你真心感受到這個孩子為了媽媽所做出的努力與改變,這份努力與改變是讓人動容與感動的地方。
「同理,試著去同理她的感受,並且跟她站在一起;不要急著去否定」
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對精神疾病患者而言,或是對照顧者與陪伴者來說,這都是最關鍵的一個要素,而導演在電影裡透過精神科醫生這樣專業的角色將這個觀念宣導出來,並透過女兒小靜的實現,讓人能夠更明白同理與陪伴的重要性。
*衛兵事件
我們都知道品文生病了,於是當品文緊張兮兮地懷疑這懷疑那時,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你又來了!但小靜卻牢牢記住醫生的話,小靜的處理方式讓我非常感動,導演用了讓人會心一笑的方式來呈現,或許觀眾會笑出來,是輕鬆的,但這其實並不容易,小靜的用心讓人覺得窩心。
*捕蛇事件
如同一開始媽媽無預警地坐在女兒床前,這次小靜也發現媽媽不出聲地坐在客廳,但這次我想觀眾一定跟大樓管理員一樣覺得:「怎麼可能有蛇啊?」但小靜選擇相信媽媽,不管是真是假,她的決定就是相信。事實證明不要因為一個人生病而帶有主觀意識的否定他的其他行為,這是每個人都該自我檢討與覺察的,我們在生活中往往也很容易因為對一個人的刻板印象而在第一時間否定了那個人闡述的事件,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病友事件
魏如萱飾演的病友很真實地反映了某些狀況,這些生病的人其實原本也都很「正常」,也許從某一天開始出現了病癥,沒有病識感導致疾病越來越嚴重,但我們都該相信會好起來,也真的會好起來;如同後來兩人出院後巧遇時病友分享的那一段話,那段歌聲的意義(這邊就不劇透了)值得我們深思,若沒有經歷過,又怎麼能夠體會那段話的涵義呢?
*關於關心
預告裡,媽媽跟小靜說過一句話:「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我真心覺得導演一定做了很多功課及田野調查後才寫得出這一句台詞,因為這正是很多病人(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疾病)的心聲,身邊的人出於關心的不斷問候其實都對病人造成一定程度的負擔與壓力,所以這句:「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真的是每個病人(尤其是精神疾病:憂鬱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的心聲,那是一種求救的信號,也是一種跟自己對話的象徵,告訴自己會想辦法好起來,不要再問好不好就像不要對憂鬱症患者說:「加油!」是一樣的。
*病識感
兩人搬到新居後有了一段對話,是媽媽品文跟小靜形容她當下聽到的聲音(像瀑布一樣),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劇情轉折,品文意識到瀑布這個聲音的出現跟意識到自己生病了這件事是連動在一起的,代表她在此時此刻可以辨別出現實與幻聽幻覺的差異在哪,代表她找到那個關鍵的點了,這也代表她有病識感,能夠真的分辨出虛幻與現實。在很多精神疾病的相關電影或影集中都會強調這個部分,而品文的形容也讓我們明白為何片名叫做《瀑布》。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後勁非常強的電影(至少我自己認為),看完的當下也許並不會馬上有情緒和反應,但會不自覺地帶著這些畫面、台詞、情緒回家,回到日常中,然後在某一刻突然為了片中的一個舉動或台詞而涓然淚下,這是一部在講述關於生病、關於愛、關於陪伴、關於療傷、關於和解與放下的一部電影。
至於很多人應該看到最後一幕都會有的共同疑問,那就是電影的結局究竟是悲還是喜?很榮幸參與了影人場,映後也有觀眾問到這幕劇情,鍾導表示希望這部電影帶給人的感覺是「充滿希望的」,所以才在電影最後做出這樣的安排。就如同整部電影的軸心一樣,請相信品文,請相信病友、請相信這不是什麼幻覺,而是紮紮實實的現實,是充滿希望的。這是一部溫暖的作品,願每一個受傷的心都能得到療癒。